开学季
各位同学要牢记
这份防骗指南
请查收
1.出借、出租、出售“两卡”类。将本人、家长、同学实名认证的手机卡、银行卡、支付宝账号以及微信号、QQ号等网络社交软件账号出借、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层层倒手后流入诈骗分子手中用来实施违法犯罪,为诈骗行为的实施提供作案工具。
2.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类。学生通过涉诈高危软件与诈骗分子联系,根据上线(诈骗分子)提供的电话号码和话术模板,拨打诈骗电话或发送诈骗短信,以介绍网络兼职工作、帮助解决贷款征信、提供网购理赔等借口,引导受害人进行添加上线好友、进入指定的诈骗群聊、下载经过包装的涉诈APP等操作,最终导致受害人被骗,自己则根据业务完成量从上线那里赚取佣金。
3.架设“简易GOIP”设备(“手机口”)。是指使用两部手机,其中一部手机通过QQ语音等网络方式与诈骗分子通联,另一部手机拨打境内受害人电话,两部手机通过音频线连接,或是通过直接免提外放的方式,帮助境外诈骗分子与境内受害人实现直接通话。境内受害人往往因手机来电显示为国内号码而放松警惕,导致被骗;学生则认为自己全程没有说话、再按照上线发布的“话术”加以应对,就能逃避公安机关侦查打击,殊不知自己已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实施以上三种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将被处以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数倍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涉嫌刑事犯罪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
实施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不但会锒铛入狱失去人身自由,还会被纳入失信惩戒人员名单,限制使用手机卡、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高消费活动,无法申办贷款、信用卡,给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易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类型
(一)缴费诈骗。骗子在班级家长群里使用班主任的头像、昵称,冒充班主任老师,发布虚假的缴费信息,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例如“您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X老师,请将书本费、资料费共计200元打入学校财务账户:xxxxxxx,户名:xx。”
警方提醒:学校班主任要对本班级群内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身份存疑的要及时清除出群,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学生和家长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如遇班级群内收费等涉及钱财往来的情况,应向学校或老师予以确认后再进行转账。
(二)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骗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等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低价销售游戏币等广告信息,诱导玩家在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骗子用“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诱导其付钱,最后将同学们拉黑。
警方提醒: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进行操作,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三)刷单返利类诈骗。骗子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号称给网店刷单“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诱骗同学们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物品刷单,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然而同学们一旦进行刷单,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扣取其本金。
警方提醒: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如不幸被骗,留存好相关证据,立即报警!
(四)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类诈骗。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同学们打电话,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购物信息、个人信息,谎称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进行退款赔偿,然后引诱同学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中填入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卡内钱款转走。
警方提醒: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点击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按照对方指示操作。
(五)冒充熟人类诈骗。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求学生亲戚、朋友转钱。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熟人或老师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转账。
(六)注销校园贷诈骗。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诈骗犯罪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警方提醒:凡是以“注销校园贷”为由,要求事主进行转账操作的,均为诈骗,切勿转账汇款。
(七)“杀猪盘”诈骗。骗子以美女(帅哥)搭讪、网上相亲等手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人士,搭讪单身的大学生并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获取学生信任后,骗子会引导其进入虚假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谎称系统存在漏洞、稳赚不赔、有内幕消息、有专业导师团队等,甚至先提供一个账号让同学们帮忙管理,进行体验,从而诱导其投入资金。
警方提醒:网上交友时要谨慎,凡是提及“内幕交易、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