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
孙岩松:心怀从警梦 无处不师傅
发布:运城市公安局    时间:2022/11/17 17:50:47

永济市公安局蒲州派出所 孙岩松

人的一生就像奔腾的列车,有许多停靠的站台,每站都代表一个新旅途的开始。今年8月,我自山西警察学院毕业后来到永济市公安局蒲州派出所,开启了我的从警生涯。梳理着自己短短数月的从警之路,我特别感谢一路以来认识的师傅们。

我的启蒙师傅是我的父亲,是他树立了我的从警理念,他虽然是一名平凡的民警,但他对工作的态度可一点也不马虎。我从小经常看到父亲加班办案,凌乱的胡茬,浓重的黑眼圈,日夜未眠心力交瘁的样子……但每当正义得到伸张时,父亲便会是一副酣畅淋漓又得意的神态,话语间都透露着骄傲与自豪。这些都让我不禁好奇,公安工作究竟是有什么魔力?也正是因为这些,激发了我对警察这一行业的兴趣与热爱。父亲常常把那几句口头禅挂在嘴边:“保持谦逊,不断学习。”“穿警服难,脱警服容易,想把警服穿到最后更难。”“法律是你的最好武器。”正是这一句句时常在耳边响起的叮嘱让我对公安工作有了最初的认知,更坚定了我投身于公安事业的决心。

转眼间,我也穿上了一身“藏蓝”,也是在这时我遇见了我的第二个师傅“李所”。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时常抱着一本《刑法》书埋头苦读,不断学习是他一贯的风格。他一再告诉我想要办好案、办铁案,需要极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刑法的条文,法律的适用,法条竞合,想象竞合,光是如何运用就值得不断推敲学习。把《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学习透彻,工作效率将会事半功倍,而且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纰漏。“你在学校主攻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流程又会多少?一标三实、文物档案……派出所最基本的业务又能拿下多少?”李所时常鞭策我,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份档案的细节、每一份材料的侧重。他最喜欢带我去看他办结的案卷,其中循序渐进的笔录、别具一格的审讯技巧、细致周到的案情分析,每点都能体现在案卷之中,再加上他细致的讲解,总能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取得不小的收获。

随着出警次数的增加,我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明白了社区工作的困难,这时我遇到了我的第三个师傅,他是一名社区民警“霸哥”。初次见面我就被他胖胖的外表所吸引,又不禁好奇和蔼的外表下怎么传的出“霸哥”这样的名号,我俩的第一次出警让我心中有了答案。那是一起抢地案,在出警途中他反复向我强调:“到现场后不要慌,先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双方的冲突升级。”果不其然,刚下警车就看到双方乌泱泱二三十个人在争吵着,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新入警的我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一下就愣在了原地,但这时“霸哥”一把把我挡在身后,面对群情激愤的群众他一声大喊:“都分开,聚一块能解决问题?”声音洪亮而又坚定,大有"张飞横矛当阳桥,喝退百万雄兵"之势。等群众冷静下来后,他耐心地了解双方的冲突原因,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心平气和地开导双方,最终顺利化解了一场矛盾。和善的外表与现场处置时的霸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此后“霸哥”的全新形象便深入我心,他对场面把控能力、矛盾分析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都需要我用心体会、虚心学习。

而后的工作中,我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师傅们,工作恪尽职守的“辉哥”、业务游刃有余的“宋哥”、平日深入群众的“王师”……每个师傅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独到的技巧,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他们,他们的倾囊相授让不断地汲取养分、快速成长。我深知唯有努力学习,尽快担起责任,为他们减轻肩上的担子,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雏鹰起飞翱天际,新警成长保平安。在成为警察的近百个日夜中,让我觉得警察就像社会的医生,需要我们来“望闻问切”,需要我们来开具处方,需要我们来医治社会顽疾,扫除社会病痛。而我现在的不足之处还有太多太多,未来的路我会走得更加坚定,也望与我一样的新警能够快速成长,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地!

来源:永济市公安局


版权所有:运城市公安局  ICP备案许可证 :晋ICP备05002945号-1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运城市公安局  联系电话:0359-2273110  网站标识码 :1408000040  
 晋公网安备:14080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