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情暴发后,运城市公安机关全体民辅警闻令而动,冲锋一线,全力以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都在默默地为打赢这场战“疫”努力着、奋斗着……
自2022年10月25日起,运城公安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疫”线随笔】专栏,让我们跟随抗疫一线民警的随笔,看看那些最朴实的“疫”线警察。
战“疫”记
作者:盐湖公安分局 王晓斌
10月4日清晨4点半,我突然接到电话:“立即赶到东留,有密接”。从下达命令的语气声中,我感觉到事态严重。我忙起床穿衣,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珠,走进了清冷的早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步踏出,却是吹响全警战疫的冲锋号,透过雨声,我隐约听到远处山间传出了军号声由远及近。全局民辅警从不同岗位汇集一起。一场势在必胜的战疫在全区瞬间打响。
从异常忙碌的疫情指挥部传出的每个指令,准确无误的传达到每位民辅警,电话那头的命令,到达每位民辅警的耳边,得到的回答都是"保证完成任务!"。在决战疫情的近30天里,全局民辅警充满斗志,用超凡的决心和信心、勇气和担当、无私和奉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一声令下, 他们离开了刚刚抱起的孩子,放下了刚刚端起的饭碗,告别了年迈的老人,带着必胜的信念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一同带回的还有每个人耳边响起的集结号声。
集结号从葡萄园吹响。" 葡萄园"名字很诗意,却没有想象中的田园风光,是一个居住人口超过万人的社区,小巷杂多且互通,高楼、小院、公寓、出租屋林林立立,密集的居民叠布其间。当阳性感染者从这个社区出现,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在短暂的面面相觑后,杨伟局长带领分局党委班子悉数到达,按照省市区领导的要求,杨局长坐镇指挥,各党委成员分挑重担,抽调警力迅速到位。7个小时后,一个固若金汤的封控隔离区,以11个网格的形式呈列眼前,之前的繁杂不见了,只有街净路宽的静默区。各项制度明了清晰,分工责任一目了然。一切安排妥当后,各党委成员回归工作岗位,看看时间已经凌晨1点。当夜风在清冷的街边吹起,吹熄了每家每户床头的灯,让繁忙的街道慢慢归于沉静,可葡萄园疫情临时指挥部还在忙碌着。凌晨1点多开会,总结、安排工作,在开会前的时间,杨局长坐于会议桌前睡了不足8分钟,会议结束已到凌晨2点。紧张忙碌的一天,随着杨局长的一句“我打呼噜,你们先睡”匆忙而充实的结束了。清晨5点半,随着社区、医护和民辅警的脚步声,全员核酸开始了,杨局长从车里出来,也参与其中。很难想象工作近20小时,在车内只休息四小时,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他?是强大的意志力,还是30余年的党性力量。
集结号吹响在北城派出所。北城居住人口近20万,占盐湖区城区人口约三分之一,抗疫工作异常艰巨,无论是核酸任务、保供任务还是风险区的封控、街面人员的劝返,给北城派出所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在分局党委的强力支持下,我立即组织北城派出所所有党员干部开了紧急党支部会议,会议决定: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所领导和党员先上,在阳性、密接人员需要现场处置的情况下,我和各警长、党员先上。在抗疫的攻坚期,无论是处置不配合管理的闹事群众,还是隔离酒店执勤;无论是高风险区的坚守,还是需要现场处置的疫情,全所民辅警没有一人退缩。西留村被封控,疫情指挥部安排北城所与拘留所抽调民警24小时值守,全所面临已无人可用的局面。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负责派出所后勤保障、报表统计及涉疫人员登记的女警们,挺身而出。当问起西留村中人员结构复杂,碰到违反疫情强行闯卡人员如何处置时,她们在短暂的沉默后,说出了“放心,我们是人民警察”。
冲锋号吹响在高风险区。面对一个高关注、高曝光和高风险地区的值守任务,谁去?各警组人员已经极限。怎么隔离?关系到全所安全。吃住怎么解决,成了问题。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所负责街面24小时巡逻劝返任务的民辅警主动请缨,在完成街面巡逻劝返任务的同时,轮换到高风险地区值守。他们为了全所安全,每天对自己进行消毒,到目前,身上都是一股子酒精味。还有北城辖区的高风险小区门口的值守,并存着风险、坚守、警惕。一间帐篷,下沉干部、办事处人员、社区人员、民警全部冲填其中,所有人都站着,会余空位,所有人都坐下,必然有人站着。大家在你坐坐、我站站的客气声中彼此拉近了距离。人与人刚刚认识,从最初的热情到逐渐的无话不谈,再到无话可谈。在每个夜晚的值守中,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都混编在值守现场警惕严防输入输出的坚守中。良久无话后,偶尔的咳嗽声,成了彼此存在的证明。当然,伴随我们努力中的还有盐湖区疫情数字的逐渐减退,直到社会面的完全清零。
已经解封了5天了,一切恢复常态,夜晚走在街上,万家灯火,街上车灯闪烁。我用脚步丈量了每户每家的距离,竟然是这样的近。刚刚过去的战疫好像已经不复存在,只是偶尔在一些人嘴边还能听到一丝一缕的话音。每家窗前的灯光投映着家人的身影,重复着生活的点滴,或幸福或悲伤,这点滴所组成的是否就是生活的全部?
我仿佛又听到熄灯前的军号声,渐声渐远消失在每户每家的床灯前......